비들목 2020. 2. 11. 18:15

火天大有(14)

 

[] 大有 序卦 與人同者 物必歸焉 故受之以大有 夫與人同者 物之所歸也 大有所以次同人也 爲卦 火在天上 火之處高 其明及遠 萬物之衆 无不照見 爲大有之象 又一柔居尊 衆陽並應 居尊執柔 物之所歸也 上下應之 爲大有之義 大有 盛大豊有也

 

大有 元亨

 

[] 卦之才可以元亨也 凡卦德 有卦名自有其義者 如比吉謙亨 是也 有因其卦義 便爲訓戒者 如師貞丈人吉 同人于野亨 是也 有以其卦才而言者 大有元亨 是也 由剛健文明應天時行 故能元亨也

 

[本義] 大有 所有之大也 離居乾上 火在天上 无所不照 又六五一陰 居尊得中而五陽應之 故爲大有 乾健離明 居尊應天 有亨之道 占者有其德 則大善而亨也

 

彖曰 大有 柔 得尊位 大中而上下 應之 曰大有

 

[] 言卦之所以爲大有也 五以陰居君位 柔得尊位也 處中 得大中之道也 爲諸陽所宗 上下應之也 夫居尊執柔 固衆之所歸也 而又有虛中文明大中之德 故上下同志應之 所以爲大有也

 

[本義] 以卦體 釋卦名義 柔 謂六五 上下 謂五陽

 

其德 剛健而文明 應乎天而時行 是以元亨

 

[] 卦之德 內剛健而外文明 六五之君 應於乾之九二 五之性 柔順而明 能順應乎二 二 乾之主也 是應乎乾也 順應乾行 順乎天時也 故曰應乎天而時行 其德如此 是以元亨也 王弼云 不大通 何由得大有乎 大有則必元亨矣 此不識卦義 離乾 成大有之義 非大有之義 便有元亨 由其才 故得元亨 大有而不善者 與不能亨者有矣 諸卦 具元亨利貞 則彖 皆釋爲大亨 恐疑與乾坤同也 不兼利貞 則釋爲元亨 盡元義也 元有大善之義 有元亨者四卦 大有 蠱 升 鼎也 唯升之彖 誤隨他卦作大亨 曰 諸卦之元 與乾不同 何也 曰 元之在乾 爲元始之義 爲首出庶物之義 他卦則不能有此義 爲善爲大而已 曰 元之爲大 可矣 爲善 何也 曰 元者 物之先也 物之先 豈有不善者乎 事成而後有敗 敗非先成者也 興而後有衰 衰固後於興也 得而後有失 非得則何以有失也 至於善惡治亂是非 天下之事 莫不皆然 必善爲先 故文言曰 元者善之長也

 

[本義] 以卦德卦體 釋卦辭 應天 指六五也

 

象曰 火在天上 大有 君子 以 遏惡揚善 順天休命

 

[] 火高在天上 照見萬物之衆多 故爲大有 大有 繁庶之義 君子觀大有之象 以遏絶衆惡 揚明善類 以奉順天休美之命 萬物衆多 則有善惡之殊 君子享大有之盛 當代天工 治養庶類 治衆之道 在遏惡揚善而已 惡懲善勸 所以順天命而安群生也

 

[本義] 火在天上 所照者廣 爲大有之象 所有旣大 无以治之 則釁蘖 萌於其間矣 天命 有善而无惡 故遏惡揚善 所以順天 反之於身 亦若是而已矣

 

初九 无交害 匪咎 艱則无咎

 

[] 九居大有之初 未至於盛 處卑无應與 未有驕盈之失 故无交害 未涉於害也 大凡富有 鮮不有害 以子貢之賢 未能盡免 況其下者乎 匪咎艱則无咎 言富有本匪有咎也 人因富有 自爲咎耳 若能享富有而知難處 則自无咎也 處富有而不能思艱兢畏 則驕侈之心生矣 所以有咎也

 

[本義] 雖當大有之時 然以陽居下 上无係應 而在事初 未涉乎害者也 何咎之有 然亦必艱以處之則无咎 戒占者宜如是也

 

象曰 大有初九 无交害也

 

[] 在大有之初 克念艱難 則驕溢之心 无有生矣 所以不交涉於害也

 

九二 大車以載 有攸往 无咎

 

[] 九以陽剛居二 爲六五之君所倚任 剛健則才勝 居柔則謙順 得中則无過 其才如此 所以能勝大有之任 如大車之材强壯 能勝載重物也 可以任重行遠 故有攸往而无咎也 大有豊盛之時 有而未極 故 以二之才 可往而无咎 至於盛極 則不可以往矣

 

[本義] 剛中在下 得應乎上 爲大車以載之象 有所往而如是 可以无咎矣 占者必有此德 乃應其占也

 

象曰 大車以載 積中不敗也

 

[] 壯大之車 重積載於其中而不損敗 猶九二材力之强 能勝大有之任也

 

九三 公用亨于天子 小人 弗克

 

[] 三居下體之上 在下而居人上 諸侯人君之象也 公侯 上承天子 天子 居天下之尊 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在下者何敢專其有 凡土地之富 人民之衆 皆王者之有也 此理之正也 故三當大有之時 居諸侯之位 有其富盛 必用亨通乎天子 謂以其有 爲天子之有也 乃人臣之常義也 若小人處之 則專其富有 以爲私 不知公己奉上之道 故曰 小人弗克也

 

[本義] 亨 春秋傳 作享 謂朝獻也 古者 亨通之亨 享獻之享 烹飪之烹 皆作亨字 九三 居下之上 公侯之象 剛而得正 上有六五之君 虛中下賢 故爲享于天子之象 占者有其德 則其占如是 小人无剛正之德 則雖得此爻 不能當也

 

象曰 公用亨于天子 小人 害也

 

[] 公 當用亨于天子 若小人處之 則爲害也 自古 諸侯能守臣節 忠順奉上者 則蕃養其衆 以爲王之屛翰 豊殖其財 以待上之徵賦 若小人處之 則不知爲臣奉上之道 以其爲己之私 民衆財豊 則反擅其富强 益爲不順 是 小人大有則爲害 又大有爲小人之害也

 

九四 匪其彭 无咎

 

[] 九四居大有之時 已過中矣 是 大有之盛者也 過盛則凶咎所由生也 故處之之道 匪其彭則得无咎 謂能謙損 不處其太盛 則得无咎也 四 近君之高位 苟處太盛 則致凶咎 彭 盛多之貌 詩載驅云 汶水湯湯 行人彭彭 行人盛多之狀 雅大明云 駟騵彭彭 言武王戎馬之盛也

 

[本義] 彭字 音義未詳 程傳曰 盛貌 理或當然 六五 柔中之君 九四以剛近之 有僭偪之嫌 然以其處柔也 故有不極其盛之象而得无咎 戒占者宜如是也

 

象曰 匪其彭无咎 明辨晢也

 

[] 能不處其盛而得无咎者 蓋有明辨之智也 晢 明智也 賢智之人 明辨物理 當其方盛 則知咎之將至 故能損抑 不敢至於滿極也

 

[本義] 晢 明貌

 

六五 厥孚交如 威如 吉

 

[] 六五當大有之時 居君位虛中 爲孚信之象 人君 執柔守中而以孚信接於下 則下亦盡其信誠 以事於上 上下孚信相交也 以柔居尊位 當大有之時 人心安易 若專尙柔順 則陵慢生矣 故必威如則吉 威如 有威嚴之謂也 旣以柔和孚信 接於下 衆志說從 又有威嚴 使之有畏 善處有者也 吉可知矣

 

[本義] 大有之世 柔順而中 以處尊位 虛己以應九二之賢 而上下歸之 是其孚信之交也 然君道貴剛 太柔則廢 當以威濟之則吉 故其象占如此 亦戒辭也

 

象曰 厥孚交如 信以發志也

 

[本義] 一人之信 足以發上下之志也

 

威如之吉 易而无備也

 

[] 下之志 從乎上者也 上以孚信接於下 則下亦以誠信事其上 故厥孚交如 由上有孚信 以發其下孚信之志 下之從上 猶響之應聲也 威如之所以吉者 謂若无威嚴 則下易慢而无戒備也 謂无恭畏備上之道 備 謂備上之求責也

 

[本義] 大柔則人將易之而无畏備之心

 

上九 自天祐之 吉无不利

 

[] 上九在卦之終 居无位之地 是 大有之極而不居其有者也 處離之上 明之極也 唯至明 所以不居其有 不至於過極也 有極而不處 則无盈滿之災 能順乎理者也 五之孚信而履其上 爲蹈履誠信之義 五有文明之德 上能降志以應之 爲尙賢崇善之義 其處如此 吉道之至也 自當享其福慶 自天祐之 行順乎天而獲天祐 故所往皆吉 无所不利也

 

[本義] 大有之世 以剛居上而能下從六五 是能履信思順而尙賢也 滿而不溢 故其占如此

 

象曰 大有上吉 自天祐之

 

[] 大有之上 有極當變 由其所爲順天合道 故天祐助之 所以吉也 君子滿而不溢 乃天祐也 繫辭 復申之云 天之所助者 順也 人之所助者 信也 履信思乎順 又以尙賢也 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履信 謂履五 五虛中 信也 思順 謂謙退不居 尙賢 謂志從於五 大有之世 不可以盈 豊而復處盈焉 非所宜也 六爻之中 皆樂據權位 唯初上 不處其位 故初九 无咎 上九 无不利 上九在上 履信思順 故在上而得吉 蓋自天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