비들목 2020. 2. 13. 17:29

澤雷隨(17)

 

[] 隨 序卦 豫必有隨 故受之以隨 夫悅豫之道 物所隨也 隨所以次豫也 爲卦兌上震下 兌爲說 震爲動 說而動 動而說 皆隨之義 女 隨人者也 以少女從長男 隨之義也 又震爲雷 兌爲澤 雷震於澤中 澤隨而動 隨之豫也 又以卦變言之 乾之上 來居坤之下 坤之初 往居乾之上 陽來下於陰也 以陽下陰 陰必說隨 爲隨之義 凡成卦旣取二體之義 又有取爻義者 復有更取卦變之義者 如隨之取義 尤爲詳備

 

隨 元亨 利貞 无咎

 

[] 隨之道可以致大亨也 君子之道 爲衆所隨 與己隨於人 及臨事擇所隨 皆隨也 隨得其道 則可以致大亨也 凡人君之從善 臣下之奉命 學者之徙義 臨事而從長 皆隨也 隨之道 利在於貞正 隨得其正然後能大亨而无咎 失其正則有咎矣 豈能亨乎

 

[本義] 隨 從也 以卦變言之 本自困卦九來居初 又自筮嗑九來居五 而自未濟來者 兼此二變 皆剛來隨柔之義 以二體言之 爲此動而彼說 亦隨之義 故爲隨 己能隨物 物來隨己 彼此相從 其通 易矣 故其占爲元亨 然必利於貞 乃得无咎 若所隨不貞 則雖大亨而不免於有咎矣 春秋傳 穆姜曰 有是四德 隨而无咎 我皆无之 豈隨也哉 今按四德 雖非本義 然其下云云 深得占法之意

 

彖曰 隨 剛來而下柔 動而說 隨

 

[本義] 以卦變卦德 釋卦名義

 

大亨 貞 无咎 而天下 隨時

 

[] 卦所以爲隨 以剛來而下柔 動而說也 謂乾之上九來居坤之下 坤之初六 往居乾之上 以陽剛 來下於陰柔 是 以上下下 以貴下賤 能如是 物之所說隨也 又下動而上說 動而可悅也 所以隨也 如是則可大亨而得正 能大亨而得正則爲无咎 不能亨 不得正 則非可隨之道 豈能使天下隨之乎 天下所隨者 時也 故云天下隨時

 

[本義] 王肅本 時 作之 今當從之 釋卦辭 言能如是則天下之所從也

 

隨之時義 大矣哉

 

[] 君子之道隨時而動 從宜適變 不可爲典要 非造道之深 知幾能權者 不能與於此也 能贊之曰 隨時之義大矣哉 凡贊之者 欲人知其義之大 玩而識之也 此贊隨時之義大 與豫等諸卦不同 諸卦 時與義 是兩事

 

[本義] 王肅本 時字在之字下 今當從之

 

象曰 澤中有雷 隨 君子 以 嚮晦入宴息

 

[] 雷震於澤中 澤隨震而動 爲隨之象 君子觀象 以隨時而動 隨時之宜 萬事皆然 取其最明且近者言之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君子晝則自强不息 及嚮昏晦則入居於內 宴息以安其身 起居隨時 適其宜也 禮 君子晝不居內 夜不居外 隨時之道也

 

[本義] 雷藏澤中 隨時休息

 

初九 官有渝 貞 吉 出門交 有功

 

[] 九居隨時而震體 且動之主 有所隨者也 官 主守也 旣有所隨 是其所主守有變易也 故曰 官有渝 貞吉 所隨得正則吉也 有渝而不得正 乃過動也 出門交有功 人心所從 多所親愛者也 常人之情 愛之則見其是 惡之則見其非 故妻孥之言 雖失而多從 所憎之言 雖善爲惡也 苟以親愛而隨之 則是私情所與 豈合正理 故出門而交則有功也 出門 謂非私暱 交不以私 故其隨當而有功

 

[本義] 卦 以物隨爲義 爻 以隨物爲義 初九以陽居下 爲震之主 卦之所以爲隨者也 旣有所隨 則有所偏主而變其常矣 惟得其正則吉 又當出門以交 不私其隨則有功也 故其象占如此 亦因以戒之

 

象曰 官有渝 從正 吉也

 

[] 旣有隨而變 必所從得正則吉也 所從不正則有悔吝

 

出門交有功 不失也

 

[] 出門而交 非牽於私 其交必正矣 正則无失而有功

 

六二 係小子 失丈夫

 

[] 二應五而比初 隨先於近 柔不能固守 故爲之戒云 若係小子則失丈夫也 初陽在下 小子也 五正應在上 丈夫也 二若志係於初 則失九五之正應 是失丈夫也 係小子而失丈夫 捨正應而從不正 其咎大矣 二有中正之德 非必至如是也 在隨之時 當爲之戒也

 

[本義] 初陽 在下而近 五陽 正應而遠 二陰柔 不能自守以須正應 故其象如此 凶吝可知 不假言矣

 

象曰 係小子 弗兼與也

 

[] 人之所隨 得正則遠邪 從非則失是 无兩從之理 二苟係初則失五矣 弗能兼與也 所以戒人從正 當專一也

 

六三 係丈夫 失小子 隨 有求 得 利居貞

 

[] 丈夫 九四也 小子 初也 陽之在上者 丈夫也 居下者 小子也 三雖與初同體 而切近於四 故係於四也 大抵陰柔不能自立 常親係於所近者 上係於四 故下失於初 舍初從上 得隨之宜也 上隨則善也 如昏之隨明 事之從善 上隨也 背是從非 舍明逐暗 下隨也 四亦无應 无隨之者也 近得三之隨 必與之親善 故三之隨四 有求必得也 人之隨於上而上與之 是得所求也 又凡所求者 可得也 雖然 固不可非理枉道以隨於上 苟取愛說以遂所求 如此 及小人邪諂趨利之爲也 故云利居貞 自處於正 則所謂有求而必得者乃正事 君子之隨也

 

[本義] 丈夫 謂九四 小子 亦謂初也 三近係四而失於初 其象 與六二正相反 四陽當任而己隨之 有求必得 然非正應 故有不正而爲邪媚之嫌 故其占如此 而又戒以居貞也

 

象曰 係丈夫 志舍下也

 

[] 旣隨於上 則是其志舍下而不從也 舍下而從上 舍卑而從高也 於隨爲善矣

 

九四 隨 有獲 貞 凶 有孚 在道 以明 何咎

 

[] 九四以陽剛之才 處臣位之極 若於隨有獲 則雖正亦凶 有獲 謂得天下之心 隨於己 爲臣之道 當使恩威一出於上 衆心皆隨於君 若人心從己 危疑之道也 故凶 居此地者 奈何 唯孚誠積於中 動爲合於道 以明哲處之 則又何咎 古之人 有行之者 伊尹 周公 孔明 是也 皆德及於民而民隨之 其得民之隨 所以成其君之功 致其國之安 其至誠存乎中 是有孚也 其所施爲无不中道 在道也 唯其明哲 故能如是以明也 復何過咎之有 是以 下信而上不疑 位極而无逼上之嫌 勢重而无專强之過 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也 其次 如唐之郭子儀 威震主而主不疑 亦由中有誠孚而處无甚失也 非明哲 能如是乎

 

[本義] 九四以剛居上之下 與五同德 故其占 隨而有獲 然勢陵於五 故雖正而凶 惟有孚在道而明 則上安而下從之 可以无咎也 占者當時之任 宜審此戒

 

象曰 隨有獲 其義凶也 有孚在道 明功也

 

[] 居近君之位而有獲 其義固凶 能有孚而在道則无咎 蓋明哲之功也

 

九五 孚于嘉 吉

 

[] 九五居尊得正而中實 是其中誠 在於隨善 其吉可知 嘉 善也 自人君至於庶人 隨道之吉 唯在隨善而已 下應二之正中 爲隨善之義

 

[本義] 陽剛中正 下應中正 是信于善也 占者如是 其吉宜矣

 

象曰 孚于嘉吉 位正中也

 

[] 處中正之位 由正中之道 孚誠所隨者正中也 所謂嘉也 其吉可知 所孚之嘉 謂六二也 隨 以得中爲善 隨之所防者過也 蓋心所說隨 則不知其過矣

 

上六 拘係之 乃從維之 王用亨于西山

 

[] 上六以柔順而居隨之極 極乎隨者也 拘係之 謂隨之極 如拘持糜係之 乃從維之 又從而維繫之也 謂隨之固結如此 王用亨于西山 隨之極如是 昔者太王用此道 亨王業于西山 太王 避狄之難 去豳來岐 豳人老稚 扶携以隨之 如歸市 蓋其人心之隨 固結如此 用此故 能亨盛其王業於西山 西山 岐山也 周王之業 蓋興於此 上居隨極 固爲太過 然在得民之隨 與隨善之固 如此乃爲善也 施於他則過矣

 

[本義] 居隨之極 隨之固結而不可解者也 誠意之極 可通神明 故其占爲王用亨于西山 亨 亦當作祭享之享 自周而言 岐山在西 凡筮祭山川者得之 其誠意如是 則吉也

 

象曰 拘係之 上窮也

 

[] 隨之固如拘係維持 隨道之窮極也

 

[本義] 窮 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