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需(5)

 

[] 需 序卦 蒙者 蒙也 物之穉也 物穉 不可不養也 故受之以需 需者 飮食之道也 夫物之幼穉 必待養而成 養物之所需者 飮食也 故 曰 需者 飮食之道也 雲上於天 有蒸潤之象 飮食 所以潤益於物 故 需爲飮食之道 所以次蒙也 卦之大意 須待之義 序卦 取所須之大者耳 乾健之性 必進者也 乃處坎險之下 險爲之阻 故 須待而後進也

 

需 有孚 光亨 貞吉 利涉大川

 

[] 需者 須待也 以二體言之 乾之剛健 上進而遇險 未能進也 故 爲需待之義 以卦才言之 五居君位 爲需之主 有剛健中正之德 而誠信 充實於中 中實 有孚也 有孚則光明而能亨通 得貞正而吉也 以此而需 何所不濟 雖險无難矣 故 利涉大川也 凡貞吉 有旣正且吉者 有得正則吉者 當辨也

 

[本義] 需 待也 以乾遇坎 乾健坎險 以剛遇險 而不遽進以陷於險 待之義也 孚 信之在中者也 其卦 九五以坎體中實 陽剛中正而居尊位 爲有孚得正之象 坎水在前 乾健臨之 將涉水而不輕進之象 故 占者爲有所待而能有信 則光亨矣 若又得正 則吉而利涉大川 正固 无所不利 利涉川 尤貴於能待 則不欲速而犯難也

 

彖曰 需 須也 險 在前也 剛健而不陷 其義 不困窮矣

 

[] 需之義 須也 以險在於前 未可遽進 故 需待而行也 以乾之剛健 而能需待不輕動 故 不陷於險 其義不至於困窮也 剛健之人 其動必躁 乃能需待而動 處之至善者也 故 夫子贊之云其義不困窮矣

 

[本義] 此 以卦德 釋卦名義

 

需有孚光亨貞吉 位乎天位 以正中也

 

[] 五以剛實居中 爲孚之象 而得其所需 亦爲有孚之義 以乾剛而至誠 故 其德光明而能亨通 得貞正而吉也 所以能然者 以居天位而得正中也 居天位 指五 以正中 兼二言 故云正中

 

利涉大川 往有功也

 

[] 旣有孚而貞正 雖涉險阻 往則有功也 需道之至善也 以乾剛而能需 何所不利

 

[本義] 以卦體及兩象 釋卦辭

 

象曰 雲上於天 需 君子 以 飮食宴樂

 

[] 雲氣蒸而上升於天 必待陰陽和洽然後成雨 雲方上於天 未成雨也 故 爲須待之義 陰陽之氣交感而未成雨澤 猶君子畜其才德而未施於用也 君子觀雲上於天需而爲雨之象 懷其道德 安以待時 飮食以養其氣體 宴樂以和其心志 所謂居易以俟命也

 

[本義] 雲上於天 无所復爲 待其陰陽之和而自雨爾 事之當需者 亦不容更有所爲 但飮食宴樂 俟其自至而已 一有所爲 則非需也

 

初九 需于郊 利用恒 无咎

 

[] 需者 以遇險 故 需而後進 初最遠於險 故 爲需于郊 郊 曠遠之地也 處於曠遠 利在安守其常 則无咎也 不能安常 則躁動犯難 豈能需於遠而无過也

 

[本義] 郊 曠遠之地 未近於險之象也 而初九陽剛 又有能恒於其所之象 故 戒占者能如是則无咎也

 

象曰 需于郊 不犯難行也 利用恒无咎 未失常也

 

[] 處曠遠者 不犯冒險難而行也 陽之爲物 剛健上進者也 初能需待於曠遠之地 不犯險難而進 得宜安處 不失其常 則可以无咎矣 雖不進 而志動者 不能安其常也 君子之需時也 安靜自守 志雖有須 而恬然若將終身焉 乃能用常也

 

九二 需于沙 小有言 終吉

 

[] 坎爲水 水近則有沙 二去險漸近 故 爲需于沙 漸近於險難 雖未至於患害 已小有言矣 凡患難之辭 大小有殊 小者 至於有言 言語之傷 至小者也 二以剛陽之才 而居柔守中 寬裕自處 需之善也 雖去險漸近 而未至於險 故 小有言語之傷 而无大害 終得其吉也

 

[本義] 沙則近於險矣 言語之傷 亦災害之小者 漸進近坎 故有此象 剛中能需 故得終吉 戒占者當如是也

 

象曰 需于沙 衍 在中也 雖小有言 以吉 終也

 

[] 衍 寬綽也 二雖近險 而以寬裕居中 故雖小有言語及之 終得其吉 善處者也

 

[本義] 衍 寬意 以寬居中 不急進也

 

九三 需于泥 致寇至

 

[] 泥 逼於水也 旣進逼於險 當致寇難之至也 三 剛而不中 又居健體之上 有進動之象 故致寇也 苟非敬愼 則致喪敗矣

 

[本義] 泥 將陷於險矣 寇 則害之大者 九三 去險愈近而過剛不中 故其象如此

 

象曰 需于泥 災在外也 自我致寇 敬愼 不敗也

 

[] 三 切逼上體之險難 故云災在外也 災 患難之通稱 對眚而言則分也 三之致寇 由己進而迫之 故云自我 寇自己致 若能敬愼 量宜而進 則无喪敗也 需之時 須而後進也 其義在相時而動 非戒其不得進也 直使敬愼 毋失其宜耳

 

[本義] 外 謂外卦 敬愼不敗 發明占外之占 聖人示人之意切矣

 

六四 需于血 出自穴

 

[] 四以陰柔之質 處於險而下當三陽之進 傷於險難者也 故云需于血 旣傷於險難 則不能安處 必失其居 故云出自穴 穴 物之所安也 順以從時 不競於險難 所以不至於凶也 以柔居陰 非能競者也 若陽居之 則必凶矣 蓋无中正之德 徒以剛競於險 適足以致凶耳

 

[本義] 血者 殺傷之地 穴者 險陷之所 四交坎體 入乎險矣 故爲需于血之象 然柔得其正 需而不進 故又爲出自穴之象 占者如是 則雖在傷地 而終得出也

 

象曰 需于血 順以聽也

 

[] 四以陰柔 居於險難之中 不能固處 故退出自穴 蓋陰柔 不能與時競 不能處則退 是順從以聽於時 所以不至於凶也

 

九五 需于酒食 貞 吉

 

[] 五以陽剛 居中得正 位乎天位 克盡其道矣 以此而需 何需不獲 故宴安酒食以俟之 所須必得也 旣得貞正而所需必遂 可謂吉矣

 

[本義] 酒食 宴樂之具 言安以待之 九五陽剛中正 需于尊位 故有此象 占者如是而貞固 則得吉也

 

象曰 酒食貞吉 以中正也

 

[] 需于酒食而貞且吉者 以五得中正而盡其道也

 

上六 入于穴 有不速之客三人 來 敬之 終吉

 

[] 需以險在前 需時而後進 上六 居險之終 終則變矣 在需之極 久而得矣 陰止於六 乃安其處 故爲入于穴 穴 所安也 安而旣止 後者必至 不速之客三人 謂下之三陽 乾之三陽 非在下之物 需時而進者也 需其極矣 故皆上進 不速 不促之而自來也 上六 旣需得其安處 群剛之來 苟不起忌疾忿競之心 至誠盡敬以待之 雖甚剛暴 豈有侵陵之理 故終吉也 或疑二陰居三陽之上 得爲安乎 曰 三陽 乾體 志在上進 六 陰位 非所止之正 故无爭奪之意 敬之則吉也

 

[本義] 陰居險極 无復有需 有陷而入穴之象 下應九三 九三 與下二陽 需極竝進 爲不速客三人之象 柔不能禦而能順之 有敬之之象 占者當陷險中 然於非意之來 敬以待之 則得終吉也

 

象曰 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 雖不當位 未大失也

 

[] 不當位 謂以陰而在上也 爻以六居陰 爲所安 象 復盡其義 明陰宜在下而居上 爲不當位也 然能敬愼以自處 則陽不能陵 終得其吉 雖不當位 而未至於大失也

 

[本義] 以陰居上 是爲當位 言不當位 未詳

'주역 > 주역경문 및 집주'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地水師(7)  (0) 2020.01.15
天需訟(6)  (0) 2020.01.15
山水蒙(4)  (0) 2020.01.13
水雷屯(3)  (0) 2020.01.13
重地坤(2)  (0) 2020.01.08

+ Recent posts